念佛醒梦
增广贤文有云——
无钱方断酒,临老始看经。点塔七层,不如暗处一灯。但存方寸土,留与子孙耕。灭却心头火,剔起佛前灯。
一、纲要
印光大师总结修学纲要:
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
真为生死,发菩提心,以深信愿,持佛名号。
(后四句,为彻悟大师楷定十六字净土纲宗)
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欲学佛道以脱凡俗,若不注重于此四句,则如无根之木,期其盛茂,无翼之鸟,冀其高飞也。真为生死,发菩提心,以深信愿,持佛名号。博地凡夫欲于现生即了生死,若不依此四句,则成无因而欲得果,未种而思收获,万无得理。果能将此八句,通身荷担,决定可以生入圣贤之域,没登极乐之邦,愿汝勉之。(《印光法师文钞》三编卷二·复蔡契诚居士书三)
今謂祇此敦倫盡分、閑邪存誠、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,真為生死、發菩提心、以深信願、持佛名號,此八句,若能依而行之,為聖為賢,了生脫死,皆有餘裕。佛法要妙,唯在乎誠。汝能始終守之以誠,則更無可言矣。(文鈔三編卷二復周伯遒居士書十八)
修持偈:
敦伦尽分,闲邪存诚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
戒杀护生,吃素念佛,回向往生,极乐世界。
以此自行,复以化他,是名佛子,所应行者。
若能如是,功德无量。
敦倫盡分,閑邪存誠,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。
戒殺護生,喫素念佛,回向往生,極樂世界。
以此自行,復以化他,是名佛子,所應行者。
若能如是,功德無量。
(《印光法師文鈔》三編 卷四 修持偈)
浄宗行持縂則——
無論在家在庵,必須敬上和下。
忍人所不能忍,行人所不能行。
代人之勞,成人之美。
靜坐常思己過,閒談不論人非。
行住坐臥,穿衣吃飯,從朝至暮,從暮至朝,一句佛號,不令間斷。
或小聲念,或默念,除念佛外,不起別念。若或妄念一起,當下就要教他消滅。
常生慚愧心,及生忏悔心。
縱有修持,總覺我工夫很淺,不自矜誇。
只管
分享(0)
转发(0)
收藏(0)
评论(0)
阅读(527) 2020-06-24 08:39
一、莲邦至善
1、
父王白佛:佛地果德,真如实相,第一义空,何因不遣弟子行之?
佛告父王:诸佛果德,有无量深妙境界,神通解脱,非是凡夫所行境界。故劝父王行念佛三昧。
——《观佛三昧经》
父王白佛:佛地果德,真如實相,第一義空,何因不遣弟子行之?佛告父王:諸佛果德,有無量深妙境界,神通解脫,非是凡夫所行境界。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。
——《觀佛三昧經》
末法亿亿人修行,罕一得道;唯依念佛,得度生死。
——《大集月藏经》
末法億億人修行,罕一得道,唯依念佛,得度生死。
——《大集經》
大集经云:末法亿亿人修行,罕一得道;唯依念佛,得度生死。是知念佛一法,乃上圣下凡共修之道,若愚若智通行之法。下手易而成功高,用力少而得效速;以其专仗佛力,故其利益殊胜,超越常途教道。昔人谓余门学道,似蚁子上于高山;念佛往生,如风帆扬于顺水。可谓最善形容者矣。[(正)与徐福贤女士书]《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》
具足十念,称南无阿弥陀佛;称佛名故,於念念中,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。
——《佛说观无量寿经》
一称佛名,以是善根,入涅盘界,不可穷尽。
——《大悲经》
四事供养阎浮提一切众生,若有称佛名号,如构牛乳倾,功德过上,不可思议。(注:四事是指衣服、饮食、卧具、医药。)
——《增一阿含经》
譬如有人,初生堕地,即能一日行千里,足一千年,满中七宝,奉施于佛;不如有人,于后恶世,一声称念,阿弥陀佛,其福胜彼。
——《大智度论》
佛告大王:假令开大库藏,一月之中,布施一切众生,所得功德,不如有人称佛一口,功德过前,不可较量。
——《涅槃经》
若有善男子、善女人,闻是经受持者,及闻诸佛名者,是诸善男子、善女人,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,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
——《佛说阿弥陀经》
佛言:若人专行此念弥陀三昧者:常得一切诸天及四天大王、龙神八部
分享(0)
转发(0)
收藏(0)
评论(0)
阅读(248) 2020-06-24 08:32
圣教嘉言集(学习笔记)
增广贤文有云——
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。人有善念,天必佑之。
人间私语,天闻如雷;暗室亏心,神目如电。
无钱方断酒,临老始看经。点塔七层,不如暗处一灯。但存方寸土,留与子孙耕。灭却心头火,剔起佛前灯。
书有未曾经我读,事无不可对人言。
书到用时方恨少,事非经过不知难。
知事少时烦恼少,识人多处是非多。
学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;心似平原驰马,易放难收。
临事须替别人想,论人先将自己问。
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。
各相责,天翻地覆;各自责,天清地宁。
逆境顺境看襟度,临喜临怒看涵养。
观天地生物气象,学圣贤克己功夫。
以虚养心,以德养身。为善最乐,读书便佳。
群居守口,独坐防心。寡欲故静,有主则虚。
人能常清静,天地悉皆归。(太上老君常清静经)
孰能浊以静之徐清,孰能安以动之徐生。(道德经)
一切法从心想生,风水随着人心转。福人居福地,福地福人居。
六祖曰:“一切福田,不离方寸,从心而觅,感无不通。”
若能勤作者,斯业胜聚敛。(《别译杂阿含经》卷十二)
作事仓猝,不豫熟计,为之不谛,亡其功夫。败悔在后,唐苦亡身。(《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》卷四)
无病最利,知足最富,厚为最友,泥洹最快。(《法句经.泥洹品》)
少欲最安乐,知足大富贵。(《天请问经》)
&nbs
分享(0)
转发(0)
收藏(0)
评论(0)
阅读(2715) 2017-09-10 09:37